韩媒:突然发现日本折纸来自韩国,气得日本网友出搬中国_文化_技艺_时候

最近国际文化圈又整出了一出荒诞剧。 韩国官方媒体韩联社突然宣称:日本的折纸,是学韩国的!理由还煞有介事,说什么古代高句丽僧人丹井传艺日本,逻辑如玄学,自信如天降。 结果可想而知,日本网友瞬间炸锅:你们先问问中国正主了没?事情的起点其实是——韩国在东京开了一场折纸培训班。 讲师一本正经地宣传:K折纸历史悠久,比日本还早。 现场学员还要跟着一起喊口号:Joy!说是取自韩纸原料楮的古音。 但问题来了,楮这玩意,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就用上了,怎么也轮不到韩国来起源。 现场日本人都觉得很窘迫,有的人轻轻地...


最近国际文化圈又整出了一出荒诞剧。 韩国官方媒体韩联社突然宣称:日本的折纸,是学韩国的!理由还煞有介事,说什么古代高句丽僧人丹井传艺日本,逻辑如玄学,自信如天降。

结果可想而知,日本网友瞬间炸锅:你们先问问中国正主了没?事情的起点其实是——韩国在东京开了一场折纸培训班。

讲师一本正经地宣传:K折纸历史悠久,比日本还早。 现场学员还要跟着一起喊口号:Joy!说是取自韩纸原料楮的古音。

但问题来了,楮这玩意,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就用上了,怎么也轮不到韩国来起源。 现场日本人都觉得很窘迫,有的人轻轻地搓着双手,有的人慢慢地摇着头,那种神情就仿佛突然被邀请去给别人的祖先上香一样。

折纸,日本玩出了文化厚度

其实在折纸这方面,日本的确做得相当出色;而且尽管他们承认该技艺源自中国,不过他们着实将这门技艺演绎出了各式各样的花样。 1764年,日本推出了全球第一本折纸教材,《秘传千羽鹤折形》。

展开剩余70%

然而说实话现代折纸的开创者吉泽章竟然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技法,也就是湿折法,这种方式可以使纸张从平面转化为立体形态。 目前通行于世界各地的折纸符号与规则,几乎全是由日本制定的。

折纸在日本,不仅是儿童的手艺,更是一种文化仪式。 结婚的时候要折鹤,神社祈福之时要折鹤,并且甚至地震赈灾的时候也要送千纸鹤。

虽然有时多到成灾,比如像土耳其地震时捐得那样太多了,但是那种全民都参与其中,且融入到生活里的文化浓度,韩国确实比不了。

真正的祖宗,其实还得是中国

回过头来说起源,真正的祖宗,其实还得是中国。 从东汉蔡伦造纸开始,魏晋南北朝时期,便有了折纸礼物;唐朝时会折花来装饰房间,宋人擅长折风筝,明朝的《墨娥小录》中居然还专门记载了折纸技艺。

我们小时候玩的东南西北、小信封其实全是从老祖宗那儿流传下来的。 但也正因为太多,我们反而不珍惜。

在那浩渺如海洋般的传统技艺之中,折纸就好似一颗小小的灰尘;谁都知晓它的存在,不过却没人觉得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韩国的绝活:把灰尘讲成文化遗产

韩国的能耐在于居然可以将微不足道的东西变成珍贵的文化遗产。 在“灰尘”里发现价值,这正是他们的特长。折纸协会成立于一九八九年,仅仅过去三十多年;他们却打造出一套完整的K折纸传承模式。这套体系,反倒成为行业标杆。

更夸张的是推广策略:不是培养艺术家,而是培养讲师。 全球已有超20万,持证K折纸讲师。2020年,韩国竟然跑到武汉,培训了130名幼师,结业证书写的是韩国传统折纸教学资格。

这简直就是文化直销啦:成本低传播广洗脑强。 只要你不吭声,他便能一直讲下去,最后甚至连观众都开始疑惑:折纸到底是不是韩国的呢?

这情况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中日的态度。 日本网民气得直跺脚,中国网民反倒当成趣事观赏。

竟然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出现,明明是同样的事件,双方的回应方式却截然不同;中国网民居然是以轻松的心态面对,而日本网民却是愤怒至极。 这种对比居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。

但笑着笑着,你会发现——韩国这种文化魔术,其实已经得逞过好几次。

当年端午节,韩国居然成功申遗了,而我们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申遗的时候,人家早已把粽子以及划龙舟都给包装成了韩文化遗产。

如果我们一直用懒得理的态度面对文化抢注,那以后可就轮不到你解释,而是看他们拿什么教下一代。

文化是桥梁,不是自留地

说到底文化的感召力,不是靠遗产的多少来区分高低,关键在于谁能把文化讲清楚,喊得响传得久。 要是文化遗产是根基,那传播者就是桥梁;传承的效果,就取决于表达的力度。文化的存在形式,终归离不开人的演绎,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。

今日他们所抢夺之物为折纸;明日呢或许便是茶道,亦有风筝,乃至象棋。 文化不是你拥有了多久,而是你有没有告诉世界这是谁的。

对此你怎么看,欢迎留言讨论

发布于:江苏省

相关资讯